發表文章

2019/6/12

小組總結報告 我最印象深刻的教學活動射飛鏢,蠻好玩的運氣不錯一直射中成就感佳。 變形可以射錯或射中,念個幾次。 競爭vs.合作,互相出題(沒有獎逞) 容易忽略 師生互動 經過課程,課程意義,原因收穫 這個課程意義,可以讓我了解華語的基本知識及在自己單排課程的練習。 修讀的原因是課程有空,想選一個課外的,剛好朋友推。 學到了華語基本知識,可以跟別人賣弄一下,及課程設計。 課程帶給我的影響 尊敬華語,及華語教學者,以前都覺得念文學很沒用無聊。 但現在覺得它充滿著文化。 未來如何應用 拿出來賣弄一下知識,可以用來閒聊,搭話增加不同領域話題。 自評 我給自己8分,沒有準時出課程問題扣1分,上課有時遲到扣1分。 其他部分都準時繳交,做到自己滿意,竭盡所能,沒有辜負自己學習這門課的意義。

2019/6/5

課程筆記: coggle **字太小看不清楚,建議可以再放大一點或發講義** 想字遊戲 邀、玩、圓  **很有趣** PPT **圖片對其文字會更好** 猜字遊戲  ** 對0基礎有點難, 遊戲可以簡單一點下手,生活中的像運動(棒球、足球等等)**

2019/5/29

課堂筆記: 聲母特徵:口腔內器官阻礙氣流形成發音、 氣流通過咽喉、口腔或鼻咽發音 多數聲母發音不震動(清音) 雙脣因 b p m,用嘴唇  **上過部分可以繼續在PPT上** b不送氣 p送氣 f唇齒音 dtnl舌尖中音 d不送氣 t送氣 gkh舌根音 g不送氣 k送氣 jqx舌尖前音 **可以與前面比較發氣方式** j不送氣 q送氣 拉拉拉拉拉   **不懂** zh ch sh r 舌尖後音  **PPT與教材不同** zh不送氣 ch送氣 一一一一一一一  **這很好** zcs舌尖前音 z不送氣 c送氣 貼聲母  **可以解釋空格部分才需要貼** 練歌   **有趣但歌曲發音不準** 飛鏢  **很好玩** 賓果  **很好玩,但念過的或許可以記錄起來**

2019/5/22

準備的過程: coggle心智圖的邏輯主軸,因為上課內容多,資料量龐大,不太會整理架構,所以我參考課本的架構為設計的主軸,在延伸的部分如果有需要在做補充的方式。 教學活動,很多參考上課教材,以及網路影片,再去思考初學者希望獲得甚麼,來準備。 討論的心得: 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部份,讓效率能最高,與不同科系合作體驗到,看到很多以前沒有想到,沒有破過的想法跟方法,這方面覺得收穫不錯。初期我們沒有很清楚老師要教導的對象,所以有點把方向朝向了,有些語文基礎,但以後想走華語這方面專業的外籍生了,所以教學內容有許多專業內容,課後才知道原來老師希望是完全0基礎。 報告設計的想法: 我們想帶給學生不無聊的課程體驗,這部分我想我們成功了,但內容似乎沒有做得不太好,0基礎直上會有學習障礙,信心受到打擊,這部分值得去改良,我提議的coggle教學,是想到教案上提到10分鐘,時在覺得沒需要這麼久的時間,因為大家都會去看沒必要細細地講沒一個分支,若講了又會違反我們的初衷,不無聊的上課體驗我想,所以就想說其實在使用coggle時,有些密技大家可能沒發現,不如在這短短10分鐘跟大家分享一下,或許能比較新鮮有趣吧!畢竟講的若在認真,沒人聽也是可惜,但似乎不符合老師期待,或許應該改良成原本的提案,減少coggle解說,或在想其他方法。

2019/5/8

課程筆記: 音韻表格 聲母韻母位置 去年漢語語言學 因色 尷尬 砧板 便宜行事 熊貓 貓熊 成語是由典故而來 約定俗成、不求甚解、積非成是 網路發達 課程討論: 05/08〈發音器官與聲音的屬性〉課中討論 Q1.為什麼大部分的男性聲音都比女性低沈?接電話的時候,你能分辨熟人的聲音?這是屬於語音的物理現象四要素的哪一項? A1:男生的聲帶比女生長,長3/10弱,所以男生聲音比較低。能/不能,音色。 Q2.承上題,該要素也有三項成因──發音體(物體)、發音方式(方法)和共鳴器形狀,請問人類的發音體、發音方式及最主要的共鳴腔為何? A2:口腔、鼻腔跟喉管。 Q3.語音必然表現出一定的民族特徵或地域特徵,那台灣的語音特徵有什麼呢? A3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tMszERo44A&feature=share Q4.根據發音器官圖,請將發音器官分為主動發聲器官和被動發聲器官。(閱9, 閱10, lvl.1) A4: 主動:嘴唇、口腔、舌頭 被動:其他發音器官圖上的器官例如,聲帶。 Q5.語音的物理屬性有四要素,發現生活周遭的例子並說明。 (閱9, 閱10, lvl.1 & 2) A5:音色 不同人說話音色不同,可以辨別 音高 透過音調聲調不同,造成語意不同,真的。真的? 音強 可以透過音強來分辨事情的急迫性,你給我過來。 音長 依照音長不同可以表達情緒,好~ 好! Q6.將人類的發音器官依決定音色的因素分類。(閱9, 閱10, lvl.1 & 2) A6:音色是由音波形成的不同來決定。聲帶屬於音色。 Q7.為什麼語音存在與變化有一條「約定俗成」的原則(社會屬性)? (閱9, 閱10, lvl.1 & 3) A7:為了統一好管理。 我的提問: Q1.請問構成語音的四要素為何? 音長、音高、音量、音色 Q2.請問小舌為何處? 小舌是「懸雍垂」的別稱,又名蒂丁、喉花、蒂中等,是人體口腔中軟齶後緣懸垂的小圓錐體,肌質結構,表面覆蓋一層黏膜,平時稍向下垂,進食時隨同軟齶向上收縮,防止食物由口腔進入鼻腔。 Q3.能純粹使用發聲器官位置來指導正確的發出聲音嗎? 有困難但應該可以。

2019/5/1

圖片
課程筆記: ㄢㄤ不分 深水韻母 ㄈ(唇齒音)ㄏ(舌根音)不分 ㄧㄩ不分 單元音韻母 n/ng 複韻母 ai ei ao ou 每個人口腔構造不完全一樣 ipa標音系統(國際音標) 用他原本會的語言帶入教學 課程討倫: 05/01 〈韻母發音原理與練習〉課中提問 Q1.廣義的韻母包含了哪些部分?書中如何分類韻母? A1. 介音、主要元音、韻尾。單元音韻母、複元音韻母、上升複元音韻母、三合元音韻母、聲隨韻母,單韻母、複韻母、聲隨韻母、兒會音韻母、結合韻母、空韻。 Q2.聲隨韻母,在普通話中又稱為鼻韻母,有前後之分。前鼻韻母為an/en,後鼻韻母為ang/eng,前後兩者之差別在哪裡? A2. n舌尖要抵住上齒齦,舌頭的其他部位要離開上顎,嘴吧比較扁平。ng舌根抵住上顎,舌頭其他部分放口腔底,口腔比較開。 Q3.第五章以解說及詞句、短句、繞口令練習的方式在教導母語者,對韻母發音練習是否有幫助,若否,哪部分要微調? A3. 是,可以訓練口條。 Q4.根據〈外國人學中文碰到的囧事〉和〈老外說中文〉,外國人說中文時容易出現的偏誤,有那些種類?(Ch.2, Ch.4, Ch.7, lvl.1 & lvl.3) A4. 水餃-睡覺、上船-上床 聲調,母親節快樂-親母節快樂 -> 語(詞)序不當,名詞構詞。 Q5. 韻母發音的特徵為何?元音的響亮度是由哪個發音因素控制?(Ch.4, lvl.1) A5. 舌位高低、舌面前後、嘴型圓展。舌位高低。 Q6.前山後山圓眼嚴:前山有個嚴眼圓,後山有個圓眼嚴;二人上山來比眼,也不知嚴眼圓的眼圓?還是圓眼嚴的眼圓? 這個繞口令主要練習的是哪兩個韻母?這兩個韻母要如何區別及怎麼進行教學?(Ch.5, lvl. 2) A6. ㄩㄧ。ㄩ:圓存音,ㄧ:展存音。斯巴達教育一直唸給他聽。講解示範讓他們觀察、聽,區別比較抓重點,不斷模仿去練習。 Q7.依照元音發音因素,畫出現代漢語元音(單元音)的表格(上台畫) 。【可自己試著對照所學之外語的元音位置】(Ch.4, Ch.5, lvl.) 出處:漢語音韻 出處: http://www.wnwb.com/news/820.html 我的提問: Q1.韻母發音分成哪幾類? A1

2019/4/24

圖片
課程筆記: 期末報告情境 coggle整組劃一個 聯音與流音變合體字合音:容易出現音符脫落 韻母叫元音母音 聲母又叫子音輔音(輔助發生) 清音其實不會震,ㄅㄆㄇ是因為加了ㄜ的音 咽喉其實也叫咽腔 ㄐㄑㄒ舌尖前 ㄓㄔㄕ舌尖後 課中提問: Q1.濁音、清音的成因的差別是什麼? A1.聲帶振動與不震動的差別 Q2.為什麼台灣人在ㄓ、ㄔ、ㄕ、ㄖ(翹舌音)的發音上時常被其他人覺得不夠精確呢?  A2.人的惰性,教學上也沒有特別強調,沒有標準化教學。溝通上也不用那麼準確 Q3.台灣人的華語發音,若以普通話的標準來看,受方言影響頗多,那麼臺灣老師在教導外國人中文時,如何讓他們準確地發音? A3.以普通話的標準教學,放大差異跨張一點。解釋口腔的構造來矯正,送氣 Q4.根據印尼女孩Fiona的影片,她在發音上,有哪些語音可多加練習?(或稱「偏誤」:義指語音上,與標準音之錯誤差別?(Ch.3 & 7, lvl.3) A4.有,聲調,ㄕ(橋舌音) Q5.聲母發音的特徵為何?(Ch.2, lvl.1) A5.氣流自肺部呼出以後,或擠壓而出,也有因持阻時間較長,氣流改從鼻腔通過,由以上因素分別產生的微弱聲音-氣流受阻 Q6.聲母發音方法分為哪三大項?(Ch.2, lvl.1) A6.不同形式不同位置、聲帶是否摩擦、氣流通過口腔時的強弱 Q7.依照聲母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,製作現代漢語聲母(輔音)字母表(上台畫)。(Ch.2 &3, lvl.2) A7. 我的提問: Q1.從發音的部位來看,塞擦音的種類包含哪些? A1.舌尖前塞擦音、舌尖面混和塞擦音、舌面前塞擦音、舌尖後塞擦音 Q2.如何教導學生正確發出捲舌音?(特別是阿都阿) A2.可以利用舌頭位置圖、口腔圖、或運用英文字母帶出舌頭位置 Q3.為何人類會演進成為生物介中發聲最多元的物種? A3.我想可能是因為不能發出多元聲音的無法正常溝通,在生物演進中被淘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