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6/5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6月 05, 2019 課程筆記: coggle **字太小看不清楚,建議可以再放大一點或發講義** 想字遊戲 邀、玩、圓 **很有趣** PPT **圖片對其文字會更好** 猜字遊戲 **對0基礎有點難,遊戲可以簡單一點下手,生活中的像運動(棒球、足球等等)**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雷2019年6月9日 下午6:08閱。回覆刪除回覆回覆新增留言載入更多… 張貼留言
2019/4/3 4月 05, 2019 課程筆記: 單音節: 實、虛:你想我媽/嗎? 陰陽性:一直到民國才有女性 次序:聲調,例如 ㄆㄥˊ 、ㄆ一ㄥˊ 對老外來說原來用漢語拼音不一定比較好學 用注音發音居然念的比較標準 04/03〈漢語拼音〉課程討論 同學 1.漢語拼音是將漢字OO化方案?在西元幾年改革?注音符號是參考哪一國的拼音辦法?(lvl.1) A:拉丁化,1955~1957文字改革時,參考日本。1958實施,日本參考中國的。 2.承上題,這兩種拼音的拼音方法有何不同?(lvl.2)其中,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總混淆,怎麼辦?(lvl.2) A:國語拼音:單拼法、兩拼法、三拼法,漢語拼音:雙拼、三拼、聲介合母法,例如:ㄍㄜ˙ ge。請學注音這樣就不會混淆。寫法的不同。多聽多練、迴音法、用他的母語去學習。 3.你們認為漢語拼音重要嗎?那你認為的重要性為何呢?(lvl.3) A:很重要,使用人口很多,已經改不回來了。 老師 Q1.漢語的拼音定義及其記音符號為何?(Ch.6, 閱7-2, lvl.1) A:漢語拼音,簡稱拼音,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通話(現代標準漢語)標音的方案,為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。記音符號有四個聲調加一個變體(輕聲)。 Q2.漢語音韻結構(語音成分)、特徵為何?有哪些發音形式?因何種特徵的存在,豐富漢語語彙的音讀。(Ch.6, 閱7-2, lvl.1) A:漢語音韻結構簡單有元音,複雜音節有聲母、韻頭、韻腹、韻尾,聲母在音節之首,韻母在聲母之後,聲調附在整個音節上。普通話不論聲調,聲母跟韻母結合體約400個,如果配上四個聲調跟輕聲就會有1330個。 Q3. 藉由閱讀內容,請列舉學習漢語拼音方案及注音符號的可能特色。教學時,你會選擇哪一種?(閱7-1, lvl.2) A:漢語拼音:容易上手、音節清楚、介音問題,注音特色:不意混淆、有筆順觀念、不影響排版。會使用漢語拼音,因為容易上手。應看對象及時間做抉擇。 Q4.承上題,對於注音存廢及羅馬拼音的使用與國際接軌的關係,有何想法?(閱7-1, lvl.3) A:不能廢要保留,他不僅是一種用法,更有歷史的意義,及文化。應該要找到並進的方法。而且沒有自己的文化不好交朋友,不一定能跟國際軌,且國際不只是英文。 我的 Q1. 是誰推動了國語統一運動?... 閱讀完整內容
2019/5/29 5月 28, 2019 課堂筆記: 聲母特徵:口腔內器官阻礙氣流形成發音、 氣流通過咽喉、口腔或鼻咽發音 多數聲母發音不震動(清音) 雙脣因 b p m,用嘴唇 **上過部分可以繼續在PPT上** b不送氣 p送氣 f唇齒音 dtnl舌尖中音 d不送氣 t送氣 gkh舌根音 g不送氣 k送氣 jqx舌尖前音 **可以與前面比較發氣方式** j不送氣 q送氣 拉拉拉拉拉 **不懂** zh ch sh r 舌尖後音 **PPT與教材不同** zh不送氣 ch送氣 一一一一一一一 **這很好** zcs舌尖前音 z不送氣 c送氣 貼聲母 **可以解釋空格部分才需要貼** 練歌 **有趣但歌曲發音不準** 飛鏢 **很好玩** 賓果 **很好玩,但念過的或許可以記錄起來** 閱讀完整內容
2019/3/6 3月 08, 2019 我 的母語是中文,不包含火星文的話,我是一個雙語人,母語的溝通能力很一般是透過家人講學會的,母語的知識是學校教的,用課文的方式,帶讀認字認文法等等,這一直是我的弱項,讀的在久都始終無法體會母語文字的奧妙,只能拿來應付考試,勉強過關而已,但溝通寫作都沒問題,我的外語是英文,是台灣人很普遍的外語能力,家長重視,學校也當作課綱,會考試會拿來升學,工作應徵也常常會用到,也是因為他是目前國際通用的語言,學習上我都跟學校進度學習,從小就在上雙語幼稚園,到那邊每天都要強迫用英文來做溝通,講中文是會被處罰的,有時候也會上英文課,但課程內容是用比較輕鬆的方式,以各式各樣的英語遊戲來進行,我認為以英文能力的溝通上,那時候是學最快的,開始上學後,課程因為要符合有些沒學過的同學,所以都偏簡單,讓我上課都有點無聊,而且據我的觀察,那些同學的學習成效都不佳,一部分是因為很多同學都有學過,太無聊上課會影響到沒學過的同學,一部分是因為也是用課本課文的方式教學,我認為朗讀機會不多,學習興致就不高,加上沒有一連貫的教學方式到了國中又從頭,到了高中又從頭,英文要好一定要自修或去外面上課,所以我覺得或許學校可以不用這麼多書本,先讓大家燃起英文學習興緻,在提供教學資源,讓大家自然去自修,台灣是個多語社會,可能也是殖民過然後中華民國逃來台灣,再加上原本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,我在大學沒有修讀特定外語,因為本身對語言沒有特別興趣,但上了大學想了解不同人思考的方式,考慮的東西,因此修讀華語溝通與表達,語言能力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是溝通,多重語言能力可以讓你更快速語其他母語人士打成一片,這比喻就像,我們看到一個外國人可能問路用中文說,謝謝之類的,我會覺得他很有趣,會更想幫忙她,因為他試著講我們的母語,有中認同感,我之前去德國也是跟那邊的人用德文打招呼,他們的反應都會比我用英文還喜悅。 語言管理,就是管理語言學習方式,讓學習更有效率,語言在我人生中是扮演著溝通的角色,大部分我都是跟這學校進度,來管理我的語言。 華語口語與表達的研究範圍是,普遍、具體、拓展。 語言管理和「華語口語與表達」的關聯是以溝通為基礎。 我最喜歡上課分享的方言這部影片,我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種方言,我們常聽到的就那幾種,但影片中把方言定義成一種腔調,台灣話也能算一種,讓我覺得很酷,都是中文卻可以這麼多講法,有些還可以聽起來跟中文天差地遠,還... 閱讀完整內容
閱。
回覆刪除